汗水铸就辉煌 拼搏彰显风采!专访巴黎残奥会开幕式中国代表团旗手
新华社记者刘仰涛胡佳丽周万鹏
巴黎残奥会开幕式于8月28日晚举行。中国体育代表团旗手谷海燕、齐永凯27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很荣幸担任开幕式旗手,希望用努力和拼搏在巴黎展现中国运动员的风采。
“成为旗手对我来说既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责任。我希望化压力为动力,更加积极地训练和比赛,以更好的成绩回报国家和自己。” 25岁的男子举重运动员齐永凯说。
从14岁练习举重到现在,齐永凯吃了不少苦,经历过很多伤。 “最严重的伤是我的左肩,这几年一直影响着我。今年年初,我还做了一个小手术。所以直到半年前我才开始系统恢复。”训练,过程相当艰难。”他说:“好吧,我现在恢复得很好,比参加东京残奥会时感觉更好。”
作为东京残奥会男子59公斤级举重冠军,齐永凯期待在本次赛事中再次取得佳绩。 “当你从事体育运动时,你不仅要与对手竞争,还要不断挑战自己。”他的自信来自于他的力量,来自于他每天训练中付出的汗水和努力。
“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无论做什么,只要努力,用心,就会有回报。”从东京到巴黎,齐永凯表示,自己现在更加自信、成熟。这就是体育给他带来的成长和改变。
现在他能够更好地在压力下调整自己。 “有时候我可能会完全放飞自我,看看书,玩玩游戏,然后我就可以更好地恢复训练了。”
齐永凯最近在读的书叫《人生只有一件事》。 “书上说不要太在意别人怎么说,我只要尽力做好自己就可以了。我觉得运动员就应该有这样的心态。对我来说,我一生只做一件事,就是不断突破在举重方面突破极限并超越自己。”自我。”他也希望用这种精神去激励和帮助更多的人。
与齐永凯共同担任旗手的是24岁的女子轮椅击剑运动员顾海燕。这位从四川巴中大山里走出来的女剑客,也有着不平凡的经历。
9岁时,顾海燕遭遇车祸,左腿高位截肢。车祸发生后,她感到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情绪低落。直到2014年,顾海燕入选四川省轮椅击剑队,随后又入选国家队,她才逐渐找回了自信和方向。
“当我得知自己被选为旗手的那一刻,我非常高兴,这是一种莫大的荣幸。”顾海燕说:“我立刻和家人分享了喜悦,他们都为我感到骄傲。”
从山里的小女孩,到东京残奥会轮椅击剑项目女子花剑个人A级和女子花剑团体比赛的冠军,再到巴黎残奥会开幕式的旗手,背后顾海燕的励志故事也密不可分。感谢她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和不懈追求。
为了获得巴黎残奥会的参赛名额,顾海燕近年来前往世界各地参加国际比赛,并长期保持高强度训练。 “击剑运动就是这样,三天不练就会生病,所以这几年我几乎没有放下过剑。”顾海燕说,她为了训练吃了不少苦,手腕、腰部都受过伤,尤其是击剑。手上的磨损,让她的手上长满了粗糙的老茧。
然而,面对困难,顾海燕总是微笑。她表示,相比这些努力,击剑给她带来的收获更多。 “有时候比赛的时候,真的有‘人刀合一’的感觉。练习击剑也是一种心理锻炼。”她说,“比赛紧张的时候,要沉着冷静,狭路相逢的时候,要果断出击。这就是击剑教会我的东西。”
直面挑战,敢于拔剑。顾海燕表示,她希望将自己的信念带到残奥会开幕式和赛场,向世界展示中国运动员的风采。
(中国体育报)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