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中国赛艇在巴黎“失利” 胜利的“灯塔”在哪里?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4-08-03

新华社:中国赛艇在巴黎“失利” 胜利的“灯塔”在哪里?

新华社巴黎8月2日电(记者林静赵岩)中国赛艇队1日结束巴黎奥运会所有比赛,以“无成绩”提前离开马恩河畔韦尔航海体育场。与三年前东京奥运会“一金两铜”的历史性突破相比,这样“跌宕起伏”的剧情不禁让人摸不着头脑。中国赛艇到底怎么了?

作为奥运卫冕冠军,路阳、陈云霞、张玲、崔晓彤组成的中国女子四人双桨队获得第六名,结束了同舟共济的姑娘们可能最后一次奥运之旅。女子双人双桨、男子双人双桨和女子四人双桨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在最体现个人能力的单人双桨和展示国家赛艇实力的八人双桨项目中,中国队此次未能通过奥运会资格赛。

“经过这么多的努力和准备,这是非常令人失望的一周,但我并不感到惊讶。”中国赛艇队外籍教练托马斯·凯在评价巴黎奥运会赛艇队的整体表现时对新华社记者表示。

随队六年多的英国人托马斯·凯认为,中国赛艇队队员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与欧美强队并无明显差距。本届奥运会成绩不理想,反映出我国赛艇人才储备和培养体系长期存在的缺陷。

“本周我们看到的是,一些欧洲球队,包括英国、新西兰和荷兰,比赛越多,关键时刻越多,他们越能承受极限的身体挑战,他们对胜利的渴望也越大。让他们再次爆发。他表现出了巨大的能量,并多次在终点线前上演精彩的逆转。”托马斯·凯说道。

“一到比赛,我们越想赢,越努力,失误就越多。平时比赛参加的太少,因为有些东西光靠训练是练不出来的。”托马斯·凯说,“只有通过无数次的比赛,你才能知道如何获胜,如何从失败中重新获得能量。”

托马斯·凯表示,从长远来看,中国队需要组织和进行更多年轻化、更高水平的比赛。 “在英国,一个周末可能会有5-6场青少年级别的比赛,而中国赛艇队的队员一年可能只参加2-3场比赛。”

诚然,东京奥运会后,中国赛艇队面临着主力队员伤病、老龄化等诸多问题,原本是抱着“悲痛的态度”征战巴黎的。但在托马斯·凯眼中,中国赛艇对东京奥运会后的现状多少有些满意。 “当他们来到巴黎时,发现其他人仍在努力学习,并试图取得哪怕一点点的进步。”

纵观今年欧美强队的表现,不乏像新西兰女子单人双桨名将特维格这样参加过5届奥运会、越战越勇、一路杀入决赛的老将。还有新西兰女子双人双桨队弗朗西斯/斯普尔的励志故事,比如斯图尔特在还在哺乳的时候就带着孩子去探险,最终夺得金牌“圆梦”巴黎。

托马斯·凯表示:“中国的奥运资产如此丰富,胜利金字塔的基石如此坚实,但问题是未能整合这些资源。——就像拥有一辆好车却没有人装轮子。”当然,跟跑不了一样。”

为了吸引更多人观看和参与赛艇运动,洛杉矶奥运会的赛艇规则也将进行调整和改变,包括将赛道从2000米缩短至1500米、取消轻量级项目等。托马斯·凯认为,进入下一个奥运备战周期,每个人都将面临规则变革的挑战。中国队潜力巨大。如果能够正视问题,或许就能找到调整的突破口。

正如国际赛艇联合会主席让-克里斯托夫·罗兰此前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虽然赛艇不是一个投入就能快速见效的项目,但“我确实看到了中国的发展。赛艇运动对于举办2025年世界赛艇锦标赛有着强烈的愿望,希望中国继续积极举办国际赛事,进一步巩固现有的赛艇发展模式。

罗兰去年访问了中国很多城市,还参观了杭州亚运会。 “我看到中国有非常好的体育竞赛设施。中国在基础设施和赛事组织方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我对中国举办2025年世界赛艇锦标赛非常有信心。”

(新华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